臨近春節,拖欠農民工工資現象又為各界關注。從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到印發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再到制定“欠薪黑名單”制度……應當說,歷經多年的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這與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不斷出臺保障措施、完善相關制度緊密相關,更與黨和政府一年接一年堅持不懈地開展“清欠行動”密不可分。
實現“無欠薪”全覆蓋
2021年10月,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的通知》,決定從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春節前,以工程建設領域和其他欠薪易發多發行業企業為重點,在全國范圍對欠薪問題實施集中專項治理。至此,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在全國鋪開,各省市統一行動,各相關部門互相配合,形成了集中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合力。
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期間,北京市采取多項措施嚴防妥處欠薪問題。比如,對“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12345市民服務熱線等渠道反映的群眾欠薪訴求,及時辦理;針對重點工程、部分房地產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開展拉網式摸排,做到未訴先辦;督促建筑施工企業落實主體責任,進行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實名制管理、工程款人工費分賬管理、工資保證金等制度的全面自查;通過公布一批欠薪違法行為“黑名單”企業,強化欠薪的社會震懾效應……
湖南省則聚焦隱患排查、渠道暢通、線索清零、依法懲戒、應急處置、督導問責六個方面,以工程建設領域和其他欠薪易發多發行業企業為重點,對欠薪問題實施集中專項治理。
湖北省還深入各企業、工地開展普法,宣傳《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和相關勞動用工法律法規,指導用人單位對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開展自查自糾,協助化解欠薪隱患。
從規范企業用工管理到大力普法掃盲再到各地采取的創新性舉措,將欠薪“掐滅”在萌芽狀態,不斷壓縮惡意欠薪的存在空間,營造了不敢欠薪、不能欠薪的社會氛圍。
織牢權益“保障網”
根治欠薪需要持續探索完善建筑業農民工實名制、落實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將欠薪者列入“黑名單”等政策措施,不斷織密織牢農民工工資權益“保障網”。
為推進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保障建筑工人合法權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18年11月12日啟用全國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該平臺不僅能實時記錄建筑工人進出工地、考勤、工資支付等信息,發生勞資糾紛時,這些信息可作為真憑實據;還可以借助實名制管理平臺,建立工資專戶,實行銀行代發工資制,防止發生欠薪。
201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試行)》,規范了建筑市場用工秩序,維護了建筑作業人員和施工企業合法權益。2021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工資專戶開立、撤銷等環節的工作程序和時限要求,使制度更具可操作性。同年11月1日,《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實施,成為解決建設領域欠薪問題的一項重要兜底保障措施。
工資保證金是指工程建設領域施工總承包單位在銀行設立賬戶并按照工程施工合同額的一定比例存儲,用于支付為所承包工程提供勞動的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專項資金。
根據《規定》,發生欠薪時,由相關部門依法作出責令限期清償或先行清償的行政處理決定。施工總承包單位到期拒不履行的,屬地職能部門可向銀行出具《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支付通知書》,由銀行從工資保證金賬戶中將相應數額的款項直接支付給被欠薪農民工。
如果未按照《規定》存儲、補足工資保證金的,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人社部門按照職責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項目停工,并處罰款;情節嚴重的,給予施工單位限制承建新工程、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等處罰。
《規定》不僅統一了保證金繳納比例,還明確了差異化存儲規則,通過獎優罰劣,增加了有欠薪不良記錄企業的違法成本,這對于規范農民工工資發放,無疑將形成明顯的倒逼效應。
實踐中,無論是推廣建筑工人實名制、落實發放工資“誰承包誰負責”原則,還是設立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建立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制度,都需要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把制度的籬笆扎得更密。
拉起欠薪“高壓線”
保障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關系勞動者的切身利益,關系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從根源上看,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不單單是厘清誰應給錢、給多少錢的分配問題,還是一個確保勞資雙方權責對等、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的法治問題。
從2011年刑法修正案將“惡意欠薪”正式列罪,到2016年《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明確了從根本上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從2020年5月施行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專門規定了“欠薪黑名單”制度,從而對欠薪行為進行信用懲戒和規制,到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將規范性文件升格為部門規章,提高立法層級和立法效力……一條條法律法規逐步完善,一道道欠薪“高壓線”逐漸拉起,為農民工工資支付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
據了解,2021年前三季度,相關部門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1943件,公安機關立案1525件。向社會公布重大欠薪違法案件1247件,將599個失信主體納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實施聯合懲戒。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既是重大的民生關切,也是重大的政治責任。只有對欠薪嚴肅治理和處理,不斷完善相關政策制度,才能匯聚成強大的合力,根治欠薪“頑疾”。
(轉載自中國建設新聞網)